香港對穩定幣發行者施加嚴格的AML/CFT規定
香港將於2025年5月生效的新規例,要求所有以法幣支持的穩定幣發行者須在全面的反洗錢及打擊資金籌集恐怖主義(AML/CFT)框架下,取得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的牌照。此規例三大支柱的「三部曲」結合透明的政策標準、機構管控(涵蓋高層管理責任、內部審計及員工培訓),以及通過交易監控與安全錢包篩查持續達致技術合規。發行者須分清受規管的托管錢包與較高風險的未托管錢包,對轉帳設置更嚴格限制,並對超出門檻的交易遵守「旅行規則」。初期僅預期發出少數牌照,牌照要求及嚴謹的穩定幣AML管控設立重大入場障礙,推動加密貨幣公司加強風險評估、管治、客戶盡職審查及贖回保障。HKMA此詳細穩定幣牌照藍圖,定位香港為領先的規管加密貨幣中心,並可能成為全球典範。交易商及發行者應預期更高的合規成本及營運調整,或會影響穩定幣市場的流動性及穩定性。
Bearish
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的新穩定幣牌照及反洗錢/反恐怖分子資金籌集(AML/CFT)框架提高了進入門檻和營運成本,限制了初期發行商的數量,並降低市場流動性。對無托管錢包的嚴格監管、持續的交易監控以及遵守「旅行規則」迫使相關項目在治理、技術和準備金保證方面投入大量資金。其他司法管轄區類似的監管收緊,在短期內導致發行商整合及交易量下跌。儘管這些規則有助提升長遠的信任和穩定性,交易者仍需預期合規負擔加重、潛在的供應限制及香港穩定幣市場波動性加劇。